最近經常會聽到一個新的詞彙「腦霧」(Brain fog),聽起來很可怕、又陌生。你知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嗎?又知道是從那裏開始出現嗎?今天就簡單介紹一下!
在COVID-19初期時,在不少康復者的「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中,發現有「腦霧」症狀。「長新冠」指的是患者在染疫後三個月內,看似康復但仍持續出現最少 2 個月,並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的症狀。而在 2021 年 10 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正式將「腦霧」列入「長新冠」中。不過,目前醫學界對確診康復者出現腦霧症狀研究的時間及内容仍然非常有限,未有確實的定論。
腦霧症狀
- 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忽略事情的細節。
- 很難一段時間只專注一件事物。
- 短期記憶喪失,常忘記或很難想起重要的事。
- 本來可以輕鬆釐清的想法,腦袋卻只是一片混沌。
- 無法有條理地整理流程,或是無法聽懂基本概念。
- 常常辭不達意,或是忘記要跟對方說什麼。
- 易怒、情緒化。
- 焦慮導致失眠。
一般來說,「腦霧」並不是正式醫學詞彙,主要用來描述思維遲緩、模糊和不敏銳時的感受。其實我們時不時都會有以上的感覺,當患上流感或其他疾病時,可能無法清楚地思考。也許是時差令你的思維遲鈍,或者服用藥物,讓你的思維混沌了幾個小時,亦可稱為「腦霧」。
改善「腦霧」方法
雖然現時對「腦霧」並無太多研究,但康復者亦可嘗試以下的「除霧」方法,改善「腦霧」症狀:
- 恆常運動
- 健康、均衡飲食
- 避免飲酒和戒煙
- 充足睡眠
- 冥想
-
做自己喜歡的事,例如參與社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