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懂得貼【貼式比手握式暖包更有效!】

根據天文台預測,寒冷的冬季季候風明日繼續影響廣東。而另一股冬季季候風會在下週初影響華南,天氣再度轉冷,氣溫有機會低過 10 °C。相信大家除了會穿著保暖內衣,更會暖包暖貼跟身。但原來暖貼比手握暖包更見效。

暖包暖貼發熱原理

首先要讓暖貼內的鐵粉和催化劑與空氣接觸,慢慢發熱。可以拆開包裝袋後輕輕搓揉暖貼。但要注意不要太大力搓揉暖貼,以免暖包破損。

大部分人習慣將暖包放在口袋或手上取暖,但這樣變暖的地方只有手,而身體的其他部位仍會感到冰冷,浪費暖包的熱能。其實將暖包貼到身體不同穴位,讓它發揮最大功效才是最暖和。

暖包貼到穴位上

1. 大椎穴(後頸)

「項背正中線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低頭時,項後正中隆起最高且隨俯仰轉側而活動者為第七頸椎棘突。穴在其下方,當第七頸椎棘突與第一胸椎棘突間。」

天氣凍之時,貼個暖包於這個位置,可以預防頭痛、著涼,同時亦有助舒緩頸肩僵硬,更可緩解虛寒體質及預防感冒。

2. 臍周八穴(腹部)

臍周八穴的位置近肚臍;主穴,分別為滑肉門、天樞、外陵、水分、陰交。將暖包貼在這個位置,會讓整體內臟溫暖,內臟活動效率好,那體溫代謝就會好,因此最為有保暖功效。亦對消除腹痛、腹瀉、經痛等效果顯著,但腹部皮膚較薄且敏感,小心燙傷。

3. 腎俞穴(腰背)

腎俞穴則是位於肚臍正後方,從脊椎位置往左右兩隻手指寬的位置,左右各一個。貼在這個位置可有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代謝的效果,能改善下肢虛冷和腰痛。

4. 足三里

穴位位於足外膝眼下3寸,有保健、消酸軟、調理脾胃的功效。老人家經常說不要冷到膝蓋,其實就是這裡。

貼暖包要注意!

  • 不要直接把暖包貼在皮膚上,容易灼傷皮膚,還會引發過敏發炎,最適合是貼於衣物上
  • 睡覺時不適宜使用暖包或暖貼
  • 嬰兒、凍傷者、皮膚無感覺人士,於 48 小時內曾有瘀傷或腫脹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