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當造 你打卡了嗎?
中秋都過去了整整一個月有多,大閘蟹亦漸漸出現於大家的 social media 中,但大家對大閘蟹有多了解呢?何時才是最適合食大閘蟹?是否愈大隻愈好?

大閘蟹當造期

照傳統而言,九月圓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品嘗大閘蟹的最佳時間為農曆的八月至十月,農曆九月要吃圓臍的雌蟹,而十月份則以尖臍的雄蟹為佳。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是食客的最愛;十月則以公蟹為主,此時的雄蟹肉質肥碩鮮嫩,其蟹膏香味濃郁,味道更勝於雌蟹。

 

如何分辯雄蟹、雌蟹?

雄蟹比較大隻、外殼呈三角尖形,蟹膏軟身而且滑口;雌蟹體型就較細隻,外殼呈圓狀,蟹膏硬身香口。雄蟹肉較多,蟹膏較嫩滑,而雌蟹的蟹膏較多且帶紅,賣相較佳。

愈大愈好?

適可宜止就夠了,因為愈大隻,內裏的膏一定比較多,但價錢一定較貴。

 

食大閘蟹的禁忌

吃大閘蟹時,千萬不要喝冰涼飲料,例如啤酒等,都會削弱身體陽氣,會使胃寒情況加重。還有寒性水果,如火龍果、山竹等,都不適宜和大閘蟹共食。

 

不宜過量

雖然《2015-2020 年美國飲食指南》取消了膽固醇每日攝取量不超過 300 ml 的限制,但大閘蟹蟹膏始終含有較高膽固醇,所以大家要注意避免進食過量。每次每人只宜吃一、兩隻,食用大閘蟹應視乎個人身體狀況,長期病患者包括心臟病患者、患有高膽固醇人士不宜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