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 月 14 日)便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相傳是牛郎與織女在天上每年一次相會的日子,故又稱為「中國情人節」。現代的情侶當然會藉機去「拍拖」約會,但你又知道古代中國人並非視七夕為情人節嗎?而其他地方的人又是如何去慶祝呢?
七夕由來 原來並非情人節?
原來早於漢朝時代,古書就有記載著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其中包括西漢的《淮南子・天文訓》中「七夕為鵲鳥填河成橋,渡織女」,以及東漢的應邵《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都有提到喜鵲飛到天河,填河成橋,讓牛郎織女相會的傳說。
織女的工作是編織天上的雲彩以及神仙的衣服,古代女子希望自己像她一樣眼明手巧,所以會祭拜織女,祈求有一雙巧手。所以過去七夕被大家稱為「乞巧節」,有「乞求巧手」之意。
古代慶祝活動
當時的人們也會慶祝七夕,只是跟現在的七夕習俗大不同。
由於以前的重點是「乞巧」,所以在七夕這天,大家會用五色線和黃酮針穿線,這個象徵的儀式,據說能讓女孩擁有巧妙的織工。另外也有一說是,因為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也讓七夕有了「女兒節」的色彩。
現代各地的慶祝活動
香港
雖然以前的慶祝活動都是祭祀為主,但現今社會的女孩子,都已踏出社會工作,不再專職於針線手藝。所以隨著節日的意義消失,參拜的人便愈來愈少,在香港可以看到這風俗的地方已不多了。
而如果真的想去供奉七姐,可到坪洲。在香港供奉七姐的廟宇中,以坪洲的仙姊廟較為著名。不過面積較為細小,殿內僅可容身兩人。
日本
在日本,有些人會視農曆 7 月 7 作七夕,亦有些人會直接把西曆的 7 月 7 視作七夕!
日本身為「祭典國」,於七夕當天當然少不了祭典!在七夕這天,日本全國各地會舉辦七夕祭典,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連日劇中都會看到,男女主角把願望寫在小紙籤,再掛在竹子上,祈求心願成真。東京晴空塔、東京鐵塔一般都會舉行七夕亮燈活動、淺草寺會舉辦淺草祭,就連迪士尼樂園也有七夕節特別活動,可見日本人對七夕的重視程度。
韓國
據韓國文學家崔南善在《朝鮮常識》中記載,七夕原是中國習俗,後傳到韓國。
七夕這天,代表天氣將逐漸轉冷,大家會吃煎餅、麵條、蒸糕、南瓜來紀念,除了傳統的煎餅,年輕一輩也會吃海鮮煎餅、泡菜煎餅來慶祝。 除此之外,韓國各個家庭都擺放煎餅和今年第一次收獲的水果,婦女會在醬缸台上擺放一碗井水,祈求家人長壽、家庭平安。
台灣
台灣人將織女稱為「七娘媽」,同時是兒童的保護神,時常和床母一起祭祀(或織女等同於床母)。
在七夕當天,各個家長會在床上擺設麻油雞、油飯、七張刈金和婆姐衣等祭拜七娘媽。另外,凡是給七娘媽作契子的孩童,七夕黃昏須在門口設供桌準備雞油飯、胭脂水粉、鮮花、刈金和婆姐衣等祭品,並以銅錢繫上紅絲線,掛在孩童頸部,稱為「掛絭」,此後每年七夕都要祭拜七娘媽,並更換紅絲線,直至 16 歲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