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冷知識】由英文直譯的廣東話|除了「的士」還有什麼?

香港是著名中西合璧的地方,香港人應該都對一些由英文演變而成的廣東話詞彙不陌生。例如的士(Taxi)、貼士(Tips)等等⋯⋯但原來有一堆比較少用的字詞看似是由英文直譯過來,事實上並不是!你又知道是什麼嗎?

音譯詞(transliteration)

純粹音譯之詞彙其實並不常見,此一現象與中文字造成有關。由於英文是拼音文字,而中文則是因形見義-重視字形與字義的結合。音譯卻未能無法精確表達,亦難以反映概念原意,令人不易理解,通常是在沒有相應漢語的情況下才會使用。

有些音譯詞經使用一段時間後,會逐漸被其義譯詞所取代,如 syndicate 過去的譯名為「辛迪加」,但現今則習用「資料供應社」一詞。所以中文純以音譯吸收外語的詞彙相對較少。

直接就英文所發出的音,在中文中以近似的音翻成中文,以專有名詞最多,如人名、貨幣名、地名、機關、企業等--- Greenspan(葛林斯潘); pound(英鎊); rupee(盧比); Rolls Royce(勞斯萊斯);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 Pulitzer Prize(普立茲獎)。

較常用的英文直詞彙

拗撬(Argue)
波(Ball)
 杯葛(Boycott)
多士(Toast)
的士(Taxi)
士多啤梨(Strawberry)
巴士(Bus)
麥樂雞(Mcnuggets)
士啤(Spare)
貼士(Tips)
吉士(Guts)
咕𠱸(Cusion)
士巴拿(Spanner)
馬卡龍(Macaron)
士多(Store)
菲林(Film)
卡通(Cartoon)
百力滋(Pretz)
班戟(Pancake)
梳打(Soda)
柯打(Order)
燕梳 (Insurance)

現時較少用

士碌架(Snooker)、花臣(Fashion)、摩登(Modern)、老笠(Rob)

更引人入勝的是,有一些看似英文譯廣東話的字,原來並非如大家所想。原來,茄汁(Ketchup)其實是閩南話;而歇斯底里(Hysteria)其實來自古希臘醫療書。咭(Card)就更有趣,在古語是老鼠叫聲的象聲詞,到近代先改爲英文 Card 的音譯。

 

閱讀相關文章:夏日曬傷急救 4 式【去沙灘必學】但千萬不要做⋯⋯